九月二十三,黄历是好日子,宜祭祀,宜嫁娶,宜宰牲。
黄历是好日子,这天也是好日子。经过几天的阴雨,老天爷终于放晴了,阳光普照大地,只不过空气却是寒冷的很。
但寒冷却阻止不了沈阳中卫所属虎皮驿曹家岭村村民的热情,今天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份外隆重,也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因为,就在今天,他们将迎来传说中与天斗、与地斗,为了百姓勇于牺牲,敢于神灵斗一斗的钦差魏舍人。
为了迎接魏舍人的到来,也为了庆贺新落成的“魏舍人祠”完工,一大早,曹家岭村的村民就动了起来。不但是他们,方圆几十里地,只要能来的百姓们都来了。他们,带着一颗质朴和虔诚的心,只为一睹钦差魏舍人的尊容,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位连神仙都畏惧的青天好官。
从最初的发懵一点点反应过来的魏良臣,以平生最快的动作调整了心态,并且努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激动。
百姓们真是淳朴啊!
魏良臣由衷感慨,眼前所见,当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感受着百姓热情的魏良臣,自豪无比,在万众瞩目中,他遥看远方山岭,很是激动的问身边的沈炼:“你可看到那座山头放光芒?”
“光芒?”
沈炼认真的端详起魏舍人所说的那座山头,却发现,只不过是座秃山,不但没有光芒,连个绿叶都没有。
没前途。
魏良臣很不满意沈炼的态度,他有点思念李维。若李维在,此刻定能一眼看出,那座山上自他魏舍人出现后,就一直在金光闪闪。
不过,今天实在是个好日子,良臣没有因为沈炼的不知趣而觉得扫兴,他兴致勃勃的骑着高头大马,顶着乌纱帽,热情洋溢的向沿途百姓挥手致意。
“乡亲们好!”
“乡亲们,辛苦了!”
“我代天子来看你们了!”
“……”
来自钦差的问侯,来自北京的问侯,来自皇帝的问侯,让这辈子能见过的最大官就是知县的百姓们兴奋起来。
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热泪盈眶:这么好的官,这么年轻有为的官,当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魏良臣从马上翻身而下,不顾沈炼等人的劝阻,执意走到百姓当中,亲切的一一问侯。
一句又一句简单而又有效果的亲切语言不间断的从良臣嘴里冒出,但是,自始至终,他都在谦虚的对乡亲们强调——他是代天子来看望大家的。
“这个场景回头一定要记在小像传里。”百忙之中,魏良臣不忘抽空低声吩咐满面容笑,陪他慰问在一线的蒋方印。
蒋方印,正是《魏舍人小像传》的作者,而这本书,现在还没有出炉。准确的说,知道前方百姓正在为魏舍人修建生祠后,无师自通的蒋方印连夜敲开了魏舍人的房门,然后和他仔细探讨了一下编著《魏舍人小像传》的可能。
魏良臣被蒋方印的想法惊住了,几乎在瞬间,他生出知己之感,恨不能与对方斩鸡头喝黄酒结为异姓兄弟。
但是因为考虑到这位蒋举人年纪有点大,夫人必然上了岁数,所以反复思量之后,魏舍人决定还是不吃饺子了。
不过,他狠狠肯定了蒋方印要为他出书列传的想法,并且表示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将这本书刊行天下,务必使天下官绅知道一点,就是只要当官肯为民做主,他就一定能活在百姓心中。
“舍人放心,我心中已然定稿矣!”蒋方印一脸“我办事,你放心”的模样,让魏良臣很是放心。
《魏舍人小像传》这本书的出炉,是魏良臣非常重视的事情,能不能将他斩城隍、立生祠的事迹传播天下,这本书至关重要。
咦!
正亲切的和一位白发老人交谈的魏良臣突然注意到,人群当中有几位小嫂子模样可人,不由想上前为她们献诗一首。
但为官之人,岂能如此放浪!
魏舍人痛心的从小嫂子们面前走过,今天真是好日子啊,这么好的天气,真是适合召开妇女大会的…噢,不对,是适合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魏舍人闪亮登场的好日子。
“钦差大人,前面就是您的生祠了!”里正巴巴的看着魏舍人一步步向他走来。
“噢,是么?”
魏良臣加快了脚步,前面的都是虚的,唯有那座生祠才是实的。此刻,他很想看看百姓们为他修了一座什么样的祠堂,又为他塑造了一座什么样的小像。
人群如潮水一般追随着魏舍人涌向了镇子东头的“魏舍人祠”。
参与修建“魏舍人祠”的工匠们此时也很激动,同时也感到万分庆幸,因为就在昨天的时候,这座祠堂还没上顶呢。
得知敢斩城隍,为辽东百姓求来甘露的魏舍人竟然就在虎皮驿后,乡老们连夜组织人手赶工,终在天亮时为这座祠堂加上了顶子,并如愿以偿的请动魏舍人前来观看。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在无双数眼睛的注视下,魏舍人来到了他的生祠前。
他石化了。
因为,他看到的是一座跟土地庙差不多大小的所谓祠堂。
高,大概有两米。宽,也大概有两米。
看起来是个正方形的建筑,屋顶上披着红瓦。整个生祠是以青砖砌成,外面抹的是泥灰。因为建成时间不长,明显可以看到泥灰尚未开透,有些地方甚至被雨水冲开了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