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留下俘虏无用,这些俘虏又是杀不得,那与其留着这些俘虏每天消耗着大批的粮草也无甚卵用,那确实倒不如换点有用的东西回来。
不过在放走这些人还有阿剌知院之前,周喻是得把阿剌知院叫过来训诫一番,当着所有朝臣呵斥勉励之类的走走流程才放人离开,也好彰显大明作为礼仪之邦该有的风度。
但周喻没有选择这样的方式,他可不认为承认自己是礼仪之邦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礼仪之邦,那就是我有了可以灭掉你的能力却先和你用嘴打招呼这才叫礼仪之邦,但现在礼仪之邦这四个字反倒更像是某种借口。
周喻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在下朝之后亲自招待了阿剌知院,没有什么训斥也没有什么过场,没有当着一堆人贬低对方,有的只是平淡的相处,简单的交谈,安静的晚餐和几句语重心长的提醒。
之后就将阿剌知院给放了,同时下旨率先放了一千俘虏连带着阿剌知院一起送出塞外。
夜里,周喻在御书房中看着那堆厚厚的折子忽然就将手中的折子拍在了桌上,抬头缓缓看向了守在一边的成敬和兴安两人:“朕让你们找的人可有眉目。”
成敬和兴安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回陛下,已经找了一些合适的人选备着,现在要把人给招来吗。”
周喻好奇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都是些家世清白尊君爱国之人,在朝堂上大多郁郁不得志且还受到排挤。”
一些有能力却又不愿意和他人同流合污而受到排挤的人,大明朝堂里里外外官员多不胜数,并非只有能经常出现在周喻面前的那些官员才有能力和实干,还有很多很多官员并不缺少才能只是没有发挥的机会,若非如此又如何能够在大明中后期那种复杂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让这个国家持续的挺了这么多年。
“嗯,把名单整理出来给朕,还有去问问朝中有哪些大臣擅长治水救灾的。”
成敬给兴安使了个眼神,后者连忙离开去做事。
“东厂和锦衣卫最近可有什么异动。”
成敬回答道:“王山和马顺还有他们的党羽都很老实,本份做事毫无怨言。”
“嗯,王山和马顺该赏,其他立功的人都有赏赐他们也不能没有,即便是戴罪立功那也是立功。”
周喻拿出空白的折子写了起来,同时道:“内侍都是家臣,赏赐可以但要讲究方式,赐王山郑姓彻底和王振区分,赏赐千金以示奖励,希望其再接再厉好好做事如郑和一般为朕做出卓越的贡献。”
“马顺,给个勋号赐个男爵吧,三等男谨微如何?谨小慎微也通锦卫,另赏赐千金,赐男爵铜牌一块,男爵服饰一套。”
“啊?”成敬愣了一下,不解道:“可是陛下,本朝已经没有男爵的爵位了。”
不只是男爵,大明如今也没有子爵。
只有公侯伯三等,最低级的便是三等伯。
周喻现在重新把男爵一事提出来自然是另有打算,而且也是想要用这件事继续冲锋陷阵一下,当然重开子男两个爵位肯定是有意义的,而且也是给马顺等人一个让他们安心做事的护身符。
千金也不是一千两金子,而是一千枚铜钱,除非周喻有说明那是一千金子,不然就默认是一千枚亮锃锃的铜钱。
周喻笑了笑,写下后让成敬来盖下印章:“交给内阁告诉他们这是朕的意思,立功之人就该赏赐,马顺在居庸关一马当先勇战瓦剌最重要的是还助朕登基,此事朕必然要赏,还有朕准备派人治理水患让他们先讨论个合适的法子。”
成敬点头双手接过折子躬身离开,退出一段距离后快步离开。
周喻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内阁,内阁……”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内阁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起初阁不过只是一个建立起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而设立的秘书部门。
一开始内阁只是负责整理公文和提供意见没有实际的权利,但随着时间推移,内阁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核心管理机构。
一开始内阁主要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为皇帝提供咨询、起草诏令、批阅奏章等。
可慢慢的情况就有所变化了,内阁变成了从六部尚书及其他有实权的官员中选拔,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集权中枢分走了皇帝原本的权利,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变化也是因为仁宗和宣宗在位时期的一些调整到来的。
两任皇帝的一些安排使得内阁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重要的权利中心,后续的慢慢拥有了更大的权利甚至可以直接抗衡皇权。
但或许是前面的皇帝也预料到了这点所以便抬出了太监和内阁相互制衡,特别是宣宗也就是周喻这个世界的父亲抬高了内庭的地位,将内庭外庭摆在了相同的位置上,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邮总督巡抚内庭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然后太监和文官集团的矛盾也开始就此种下,同时两者的相互制衡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皇帝权利的至高无上。
周喻也不得不承认一点,内阁的存在平衡了皇帝很多的不必要的工作,将政务的处理变得更加的高效,而经过几任皇帝的发展和努力已经让这个国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外庭的政务体系,在如今这个时候权利平衡简直堪称完美,可周喻就是不喜欢内阁,所有能够分走皇权并且能够抗衡威慑到皇权的一切都不是周喻喜欢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