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到斜谷隘口时,马谡愤怒的发现,原本驻守在此地的王平和一万兵马,已经在一天前先一步撤回汉中了,只留下五百个老弱病残的士卒在隘口接应四万大军。
没错,马谡麾下如今只剩四万人马了。
五丈原一战,为了引诱魏军深入,居高临下歼之,马谡在前四道防线总共安排了八千士兵,这些士兵在魏军冲上第五道防线的时候,就几乎已经伤亡殆尽。
正是因为下了如此大的血本,才把敌军大部队引到第五道防线前,并最终歼灭三万魏兵打出了接近一比四的辉煌战损。
无论再精妙的战术计谋,战争,总归是需要成本的。那八千士兵,就是马谡在此战中所下的本钱。
当然,阵亡了八千士兵并不是马谡愤怒的原因。他愤怒的是,又被王平背刺了。
马谡之所以敢大摇大摆驻军五丈原,不怕被司马懿大军围困,就是因为斜谷隘口在蜀军掌控之中,后路畅通、粮道无忧,战局一旦不理想的时候,他还可以从斜谷隘口从容撤退。
但是,王平这提前一天撤军,给他狠狠地上了一课。
王平此举所呈现出来的意思只有一个一一你马谡一个人就可以打败司马懿,你天下无敌,你战功赫赫....你很红,但我也不蹭,我先撤了。
很显然,这样的军事举动是非常危险的。
倘若司马懿的消息够精通,抢先一步派大军拿下斜谷隘口,把四万蜀军堵在关中
那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留守在此的裨将汇报:王平在接到诸葛亮撤军命令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收拾家当分批次后撤。
王平丝毫没有身为大军后盾的觉悟,他本可以等大军到了再撤军,但他偏偏选择了提前一天走一-当然,他还是在隘口留下了五百老兵的。
可以预见,如果马谡回去找王平算账,王平一定会拿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他。
譬如“依丞相军令而撤军”;再譬如“留了五百士兵接应后军”;甚至王平还可以冷嘲热讽的说:“你马谡那么能打,区区司马懿算个球,他敢率十几万大军来堵你,你就用四万兵马把他十几万大军给全歼了,你马谡有这个能力。”
可以说,王平从战事一结束就表现出强烈的嫉妒心和不配合倾向,拒绝给予马谡任何形式的助力。在得到撤军命令后,他并没有按照军事常识等大军到隘口再撤退,反而是故意提前一天就走,举措极其失当。
王平做法,惹得营中大部分将领愤慨不已,纷纷怒骂谴责。在他们印象里,这确实是王平的行事风格:狭隘善妒、固执己见,除了诸葛亮的命令,谁的命令在他那里都不好使。
哪怕是主将的命令,到了他这个副将那里,也一样不好使。
按照蜀军军制,副将职务低主将半级,且有独立统兵权,严格来说,副将不需要对主将言听计从。
但规定是规定,通常情况下,副将一般都不会和主将对着干,都会遵从主将的大多数命令和调度。
在斜谷隘口驻扎了一天,马谡还是咽不下这口气,旋即掏出笔墨布砚,写信给诸葛亮,把王平告了一状。
诸葛亮对于这个告状将信将疑,他对马谡和王平都非常了解,不认为马谡会做出污蔑同僚的事情,更不认为王平会做出这种明显违反军事常识、置大军于不顾的事情。
但是,马谡在信上言之凿凿的说:王平从街亭之战到现在的所作所为,让他痛心疾首,深觉心力交瘁,倘若汉军之中尽是这等低素质将领,那北伐之事断难成功,匡扶汉室也将无从谈起。
书信最末,马谡又语气悲凉的说:自随丞相以来,戎马半生,征战数载,几过家门而不入今幼子已经三岁,却不知父为何人,请求休官回家暂歇一段时间。
看罢信件,诸葛亮大惊,留赵云等将镇守陇右,匆匆赶回汉中来见马谡,想弄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王平为何要撂挑子不干?
如果只是因为杨仪迟延撤军之事,那大可不必啊。
因此,在回汉中的途中,司马懿迟延发布了命令:暂停杨仪所有职务,限制行动范围,等候他亲自处理。
然而当司马懿到达汉中之后,一则流言忽然不胫而走。让司马懿对如何处理杨仪渎职这件事坚定万分。
流言有好几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丞相任人唯亲,凡是降将在蜀军都得低人一等。王平是丞相多年的亲信,而杨仪是魏国降将,此次撤军又惹得漕绍不快。因此,即使杨仪无罪,丞相也肯定会将杨仪治罪,轻则降职,重则贬为树人,或军法从事
还有一个版本波及范围更广:诸葛丞相只信任季汉老臣和荆州同乡,如赵云、马谡、蒋琬、费祎、姜维、王平等这些都是丞相的自己人,其他如东洲派的代表李严(已被罢免为平民)、本地派代表吴懿(位高权虚)、降将魏延(明升暗降)、降将杨仪(有真本事却不得重用)等等等等
这些流言愈演愈烈,在私底下传播甚广,即使他们不敢当着司马懿的面说,但暗地里的议论仍然让司马懿忧心忡忡。
毫无疑问,这股子邪风背后必然有人在大力推动。
因为所说内容九真一假的缘故,反而更能让人心想,他司马懿就是这么一个假公济私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