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麻烦的是巩昌的三千人,临洮的四千人,这些才是陇西原有的主力。但既已投降,费点力气总能整编。
李瑕杀了不少将领,将这些将领们的心腹亲军或杀或关押或驱为劳力,最后剩下五千余士卒打散,与两千精兵重新整编。
如此一来,虽还不算如臂指使,但也能多了五千兵力。
这过程中,他最担心的便是有人哗变并释放五万蒙古俘虏。
汪良臣本是打算等忽必烈遣人来招降他们的,只将人捆着,供应着粮草任其吃得半饱。
李瑕思来想去,又调三千人把这些蒙古俘虏押往成都,由张珏驱为劳力。
这五万俘虏终究是猛兽,李瑕暂时也不敢收编他们,倒不是“非我族类”,而是阿里不哥、忽必烈的实力还是太强。相比而言,李瑕实力太弱,很难让他们归心。
忙完这些,才算是初步在陇西立足。
六月初十,李瑕回镇巩昌,布置了防务之后,让人将汪忠臣带上来。
“你该做的已做完了,今日我会派人护送汪家往临安。”
李瑕批复着文书,头也不抬,又道:“汪家三代镇守陇西的声望,因你而毁。但也正是如此,我再利用或者杀你的家人已毫无意义,你可以放心。”
“是。”汪忠臣明白这一点。
“你送他们到东城门,之后受刑吧,自会有人送你首级到成都祭祀亡灵。”
汪忠臣眼中有些悲意,脸上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只关心李瑕的样子。
“说到祭祀……恩主尚未到李家龙宫祭祀。”
“我会去,不用你管。”
汪忠臣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罪人想最后劝恩主一句,既有谋求天下之意,当先正名份……”
“汪忠臣,你想活是吧?”
李瑕打断了一声,抬起头,道:“我知道你有用。但不妨告诉你,我是如何想的。”
汪忠臣行礼,作侧耳倾听状。
他知道,只有辩驳了李瑕的想法,才能再有活路,活着追随李瑕,也许能再为汪家找到起势之路。
“拿你的头颅慰藉川蜀人心,此其一。千万人……家家户户都有亲朋故旧丧生于你们的屠刀之下。告诉我,你一条命,比得了百万人之心吗?”
李瑕不等汪忠臣答,又道:“至于陇西,我已与士民、兵卒明言,我取陇西不愿大开杀戒,兵马过境秋毫无犯,唯追罪当年屠蜀之人。近来斩首了那么多将领,却不杀你,你是要我食言吗?”
“罪人不敢,罪人只是见恩主事无巨细皆一人……”
“你不死,我的名义不正。”
李瑕说了最后一句,挥了诨手,道:“押下去。”
汪忠臣愣了愣。
他本以为,近来这些时日,与李瑕相处得不错,没想到对方竟真就如此无情。
~~
两个时辰后,一颗头颅被挂在了威远楼上。
“今我王师入陇西,只诛当年屠蜀罪人!”
随着钟声一响,有人大声呼喊起来。
“罪人已死,仇怨既消,天下一家,安居乐业!”
长街上,告示被张贴出来。
“安居乐业!”
“……”
李泽怡站在街头看了许久,长叹了一声……
他受俘之后,李瑕既未任他为将,也未再追罪于他。
只让人押他回巩昌,之后便放他归家。
李泽怡归家之后,见父母妻儿无恙,一时也是茫然。
他隐约知道,李瑕这是在试探他,看他是否会携家逃亡。
逃到哪去呢?兵都被打散了,不知被调到了何处;
父亲病弱,儿子才三岁,母亲妻子女流之辈,又能走多远?
而不走,留在这巩昌城,往后如何养家糊口?
等蒙军收复巩昌吗?
等得到吗?
不知道……
恨李瑕吗?
李瑕挟千万人之仇怨而来,破巩昌直取汪家,安抚百姓、招降士卒,只惩处了当年入蜀之将,以及军中不驯之人。
不论实力如何,这些做法,称得上堂堂正正。
“安居乐业。”
李泽怡跟着人群喃喃了一句,想到终究是要谋生计便打算去投奔李瑕,偏想到万一蒙军来收复了巩昌,再次犹豫起来。
“不管了,大丈夫岂可优柔寡断!”
他自语了一声,大步又向总帅府走去。
“罪将李泽怡,请为大帅军前效劳,甘作士卒……”
~~
“陆小酉。”
“末将在。”
“这个士卒先归你麾下。”
“是!”
李瑕转身正要走,想了想,回过头,向李泽怡又道:“别急着要你原来兵权,让我看过你的忠诚与能力再谈,去吧。”
那边刘金锁正过来汇报军务,见此情景,嘿嘿一笑。
“傻笑什么,堂上说吧。”
“是!”刘金锁大步跟上,道:“想到了杨奔呗,等那个降将跟着大帅再胜几场,才能放心用呗。”
“嗯。”
“大帅,外面喊什么仇怨已消,也太便宜汪家了吧。川蜀可是死了千万……”
李瑕停下脚步,向威远楼看了一眼,喃喃道:“你可知,最让我感到耻辱的是什么?”
刘金锁一愣,喃喃道:“什么?”
“本可以避免的,本不难避免。阔端入蜀之际,蒙军不仅有这一路兵马,京湖面对的才是蒙军主力。为何京湖不像川蜀遭此惨祸?因为有孟珙在力挽狂澜。
北地世侯就想屠城吗?当年京湖一战,姚枢救活了多少人?汪世显能厚葬曹友闻,护送书籍,就只是个屠夫吗?但仅靠这些北人的怜悯之心不够了,人得自己要争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